主體鋼結構安全卸載質量一流舉市關注
文化藝術中心主體鋼結構卸載牽動了全市人民的心,2011年10月12日經過8個小時的操作,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殼體鋼結構卸載成功。大劇院建筑面積41597平方米,殼體鋼結構主要由1榀主桁架、96榀徑向桁架、6榀屋面環桁架、底部環桁架以及墻面環桁架組成總重2000噸,施工過程中使用12根直徑426毫米的鋼管作為臨時支撐,確保鋼結構安裝。為了保證工程施工質量,他們責成專人從原材料采購、加工到焊接安裝進行了嚴格的把關,確保施工質量始終處于受控狀態,并符合工程創優目標標準要求。在加工環節,控制好加工構件的精度,在施工現場定位準確、尺寸嚴格的胎架上進行拼裝,拼裝過程中,加強測量檢測監控,一旦出現偏差及時調整。主體鋼結構焊接歷時10個月,焊接時,采用工藝好、接頭少的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進行支架焊接,焊接質量合格率100%。大劇院殼體卸載之前,業主單位邯鄲城投公司制修訂了科學詳細的卸載方案,邀請有關專家進行技術論證,確保安全卸載萬無一失。上午9點,大劇院殼體支撐卸載正式開始。整個卸載過程分為7步,按照一環桁架向三環桁架的順序依次卸載。卸載前,技術人員在支撐鋼管頂端設置50噸千斤頂,50噸千斤頂頂住殼體桁架,氣割切除鋼支撐和殼體桁架之間的工字鋼,使殼體完全由千斤頂支撐。每一步的卸載按照對稱方法進行,卸載過程中測量人員跟蹤監控測量殼體變形數據,一旦出現誤差及時調整。下午4點半,殼體與支撐完全脫離,標志著殼體卸載工作圓滿完成。經測算,大劇院殼體卸載沉降設計值為23mm,卸載后實測值20mm,完全符合設計要求。建設中的文化藝術中心,先后在2011、2012年被評為河北省優質工程,國家鋼結構金獎。
實現廉政工程質量全優最大限度節約成本
邯鄲文化藝術中心項目施工始終堅持以質量為核心、始終堅持以安全施工為重點、始終堅持以進度為關鍵、始終堅持以廉潔為保證。在項目建設中三十余家建設隊伍,數千余名建設者冒嚴寒、斗酷暑,發揚“5+2”、“白加黑”的拼搏精神,與時間賽跑,爭分奪秒晝夜組織施工。為確保工程進度和施工質量,他們打破常規全力推進。冬季室外施工,為防止混凝土結構強度降低,他們采取電輔加熱保溫;遇到降雨降雪天氣,戶外正面不能施工,組織背向面施工;室內施工采取交叉作業,立體作業方式,工程最為緊張時1500多名建設者三位一體同時作業,蔚為壯觀。百年大計質量第一,為保證質量,對入場的1000多種建筑材料、工程材料、器械材料,質量部逐一檢驗檢測,不合格材料堅決退回。同時為盡可能節省政府的每一塊銅板,對每種材料他們都按照程序通過省建設工程信息網、省招投標綜合網招標采購,通過異地封閉評標的方式,實現陽光工程。例如,電梯設備通過招標節省資金64萬余元,空調機組通過招標節省30余萬元。同時市建設局、市城投公司會同市檢察院、紀委監察局、財政局、審計局及發改委等部門成立了預防職務犯罪領導小組,對工程各個環節進行全程監督,打造廉政工程。工程建設資金吞吐量大、政策性強、管理要求高。為確保建設資金的持續不斷檔,在政府的支持下,城投公司2011年6月成功發行企業債券10億元,(目前,我省僅有石家莊市和我市兩家城投公司發行成功)有力地支持了文化藝術中心、邯鄲火車站廣場改造等重點項目建設。在資金管理中,邯鄲城投始終堅持資金工作無小事的原則,做到了嚴格管理,規范無誤。在歷次政府組織的專項審計中,均無違規問題,得到了市政府的充分認可。同時,項目建設筑牢安全,始終堅持以安全生產為重點,沒有發生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和人員傷亡事故,確保了項目的順利實施。